type
status
category
date
slug
summary
tags
icon
Last edited time
Jun 18, 2023 11:28 AM
源起
昨天看Movie Library里的Cyberpunk: Edgerunners,回顾观后感中。看到页面里保存的豆瓣评分9.2,突发奇想,看看豆瓣里面分数有没有涨,毕竟是一部还不错的作品。结果大跌眼镜,分数降到9.0。不解,想着是否后来的观众并不是很喜欢这部剧集吗?还是出了什么问题?往下翻翻,翻到讨论页面,找到了原因。看到这个画面,我已经开始PTSD了…
随便翻了翻,仿佛回到了微博…虽然一直听说豆瓣是“女拳”(女拳≠女权)大本营,但是我只用网页版,也只保存书籍和影视,所以用起来也没什么问题。现在看到书籍和影视页面下也有“性别问题”了,只能无奈。
为什么对性别问题PTSD
为什么我一看到「性别问题」就PTSD呢,倒不是说我反对男女平权,一看男女问题就要骂什么的。只是我觉得目前互联网上的男女问题是在认真讨论吗,真的清楚自己在讨论什么吗?我觉得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也算看了一些男女对立问题,有时候也会参与讨论,例如说唐人打人事件、高铁卫生巾事件。
我觉得部分网民在参与讨论性别问题的时候,容易被看似逻辑自洽的谬论、标语式的口号带节奏。
看似逻辑自洽的谬论
就像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女“旁字的文章里讲的那个例子,我觉得就是一条看似逻辑自洽的谬论:汉字里有很多”女“旁字的汉字都是贬义的,例如奸、妓、婊、妖、奴、妒、嫉,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男人自古就是歧视女性的,所以集美们,以后要用’男支‘、’男又‘来代替。
当初我对于微博女拳的理解还没那么深,真以为她们是女权,是真的实实在在地为女性争取社会地位。看到上面这个“女”旁字的例子我并没有质疑真实性,而是感到一丝愧疚,怎么说呢?生而为男我很抱歉?我也想帮助女性争取男女平权。但是我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改变现状的方式是利用性别对立,而不是相互合作。
出于好奇我进行溯源,发现这个“女”旁字的说法早在08年就有人进行研究,发了篇论文。拜读后发现这个“女”旁字的例子真是错的离谱,首先“很多”都是歧视女性是错误的,论文作者经过调查整理发现,女旁字带贬义的占比约为16%,而且褒义占比约28%,我认为远远没到“很多”的程度。其次文字中的性别歧视不是中国汉字独有的,英语中也有,这东西是父权社会的产物,这个确实需要做出改变。但不是用谎言去带节奏,用性别对比排斥男性,我认为这只会适得其反。
标语式的口号
我发觉很多标语式的口号经常被网民误用,涉及男性作品就给你扣一个男性凝视的帽子,扣一个父权主义的帽子。为女性发声就被扣上女拳(女拳≠女权)的帽子(有的女性确实在为女性争取平权,但是有部分女性只想要特权,抑或是打着女权的名头搞性别对立,实际上是伤害了所有女性的权利,所以我支持平权不支持部分女性的特权)。当然标语式的口号非常适用于互联网。回到上面我圈起来的帖子,我没打开就知道,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肯定变成男女双方(大陆还没更新到LGBTQ版本,暂时讨论男女)互骂。这是在讨论问题吗?这应该叫吵架…标语式的口号最适用于吵架了。
标语的误用像这样,就是耍无赖。
作品里面是否有女性角色?→否→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作品里面是否有女性角色?→是→女性角色是否好看→是→男性凝视、物化女性 作品里面是否有女性角色?→是→女性角色是否好看→否→丑化女性
问题关键是,使用者真的明白标语到底代表什么含义吗?我认为绝大多数人是不清楚的。网络上大部分人接收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信息,成段成段的文字是传播的禁忌,简单明了的标语才能像病毒一般扩散。
男性压迫、男性凝视、汉字歧视、物化女性、身材焦虑、媚男等等。
标语式的口号,加上通俗易懂的论证(就例如上面那个错误的“女”旁字例子,很多观点其实是错误或者有误解的)就能让很多只需要情绪输入输出的人为之疯狂,而真实、真相,没人在意。
举一两个例子
女性→男性
- 汉字里的“女”旁字歧视我就不多说了,写过一篇文章。
- 身材焦虑的经典——白瘦幼 我没记错的话,曾经有看过一些讨论,说的就是身材焦虑,由于男性的喜好而导致了女性的身材焦虑,我当时就无法认同。这是为啥,难道男性就不能拥有自己对女性身材的喜好了吗?女性也可以拥有自己对男性身材的喜好啊。那为什么男性的喜好会导致女性的身材焦虑呢?我暂时想不通。然后再讲白瘦幼,当时哪里看到忘了,就是一位女生发自己的照片,然后被下面的(大概率是)女性网友骂了几千条评论吧,大概意思就是,你拍出来的图片是白瘦幼,是在散播身材焦虑,是在媚男。我也是无法认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容貌和体型,不能说别人瘦就是在散播身材焦虑吧。再说媚男就更离谱了,白的话,为什么那么多美容产品都宣传自己可以「美白」?为什么拍照美颜的一大功能就是「美白」?为什么自己想,什么东西都给你讲的明明白白你就很难成长。瘦的话,我个人不喜欢太瘦的,如果说那位女生白瘦幼是在媚男的话,我就应该开除男籍了?幼的话,我个人不喜欢太幼的,同理,我也应该开除男籍。
- 男性凝视,后面会讲。
- 物化女性,后面也会讲。
男性→女性
- 「正宗大肥猪」,之前看过一段时间贴吧,有一个正宗大肥猪吧经常能刷到,里面部分人的魔怔程度我感觉和微博女拳不相上下。我记得有一个新闻,是一位胖女生创业做婚纱,专门给胖女生定制婚纱的。相关内容被发到正宗大肥猪吧,有些魔怔人只要看到胖女生就骂,不管别人做了什么,就是骂正宗大肥猪。我觉得不可取。身材这东西除了疾病等特殊原因之外,基本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别人爱什么身材就什么身材没必要上升到人身攻击,肆意辱骂胖女生为正宗大肥猪和女拳动不动就扣物化女性帽子的行为无异。
男性凝视与女性凝视
由于讨论里多次出现男性凝视这个词,我查了查。性别问题水太深,我深感自己没有资格对此进行过多评价。性别问题不是简单的男性和女性两个词可以概括的,它涉及视觉艺术、文学、音乐、电影、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民权运动、神学、男性主义、女性主义等等方面,以我目前的阅历和知识储备,没办法对此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只能通过wiki的介绍、部分中文论文和网络上的文章视频来得到一些粗浅的理解。
什么是男性凝视
男性凝视
男性凝视,也称为男性视角(英語:Male gaze),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男性凝视指在视觉艺术和在文学创作中,从男异性恋者的角度描绘女性和现实,将女性性客体化以取悦异性恋男性观众的行为,即以男性的、異性戀的觀點,把女性視為性對象來表現或再現,滿足異性戀男性觀看者的愉悅。在叙事电影的视觉和美学表现中,男性凝视拥有三个视角:
- 镜头后的男性视角;
- 电影中男性角色的视角;
- 凝视图像的男性观众的视角。
什么是女性凝视
女性凝视
女性凝视/女性视角(英語:Female gaze),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女性凝视指在视觉艺术和在文学创作中,从女异性恋者的角度描绘男性和现实,将男性性客体化以取悦异性恋女性观众的行为。在叙事电影的视觉和美学表现中,女性凝视拥有三个视角:
- 摄像机后的女性视角;
- 电影中女性角色的视角;
- 凝视图像的女性观众的视角。
女性凝视与男性凝视在概念上形成对比。
单看描述,我认为男性凝视和女性凝视一点问题都没有,不就是男性看男性喜欢看的,女性看女性喜欢看的吗?
往下结合一下Wiki背景资料
穆維理論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建立在佛洛伊德對男性去勢焦慮的心理分析上,在該概念中,女性缺少陰莖暗示著閹割的威脅,因此她的存在引起了男性無意識的不愉快。為了減輕這種不愉快,婦女在媒體呈現中便轉變為被男性物化的接受者。對穆維來說,男性為避免去勢恐懼,會藉由窺淫癖和戀物的觀看癖兩種方式將女性性客體化成男性凝視的被動接受者。窺淫癖的快感來自於確定有罪、獲得控制權及通過懲罰或寬恕使有罪之人臣服。戀物癖則涉及通過使女性身體的某些部位破碎和過度變性,來減少去勢恐懼的威脅。在敘事電影中,男性凝視的視角就是攝像機作為旁觀者的視線—一異性戀男人徘徊在女人身體特徵上的視線。其中,女性角色在男性凝視下會以兩種層次的色情性呈現:作為拍攝故事中角色渴望的對象,以及作為男性觀眾的性慾對象。藉由將女性表示為在男性觀者主動凝視下的被動接受者,建構並確立了男性主導和女性被主導的角色,也是父權體系發揮功能的基礎。也就是說,性別角色透過主流商業電影在文本、視覺、表徵上的審美得到強化,這類電影中的男性凝視比女性凝視重要,正是基於男女間社會政治權力不平等的主流價值。作為父權社會的意識形態基礎,政治社會不平等被視為一價值體系,在此體系下,男性創造的機構(例如電影業、廣告業、時裝業)單方面確定社會中什麼是「自然而正常的」。隨著時間推進,在男性作為凝視主體而女性為被凝視者這一慣例的作用下,以及將兩性誤解為有階級層次高低而非平等的社會等級制中,人們便會漸漸相信,這一父權體系下的人為價值作為一社會制度是很自然且正常的秩序。
我总结一下引用段内容,就是男性由于无意识的不愉快导致想要控制女性,拍电影的时候让摄像机作为异性恋男人的视角去拍摄女性,确立了男性主导和女性被主导的关系,进而扩展到方方面面,稳固了父权社会。最终导致了男性压迫女性?
我的理解
看到这就确实开始启发我的思考了,这是真的吗?我觉得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否认超出认知外的事,而是去思考这个现象或者事件是否有可能真实存在。
先讲最后一段,我觉得我能够理解,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话语,新闻媒体被控制,“它”告诉你在这个社会中,什么是「自然而正常的」,久而久之人们就逐渐相信了这个「事实」,从而导致了一批人对另一批人的压迫,而被压迫者而不自知。我经历过,所以我觉得,诶,这件事确实有可能发生,只是我之前没有察觉到。
第一段的话,我是有点无法理解,女性缺少阴茎暗示着阉割的威胁???进而导致了男性的无意识不愉快,所以女性在媒体中转变为被男性物化的接受者???我反思,我反思,我反思半天也没觉得女性暗示着阉割的威胁,但是你把锅丢给男性的「无意识」那我能怎么办,男性就只能百口莫辩了呗?我没这么想的,但是,这是我无意识的举措,所以我有这么想。那我的确百口莫辩。
第二段,拍的电影是男性主导女性被主导,久而久之女性在男性主动凝视下陷入父权社会。我虽然不理解,但是能感受到,或许这确实可能发生着,最好的例证就是目前远远未达到男女平权的地步。而且如今的🇻🇳社会依旧有着父权社会的印记,当然全世界都有。
我觉得男性凝视与女性凝视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就是男女性别对异性的一种关注,一种视角,但是男性凝视在父权社会的干预下,变成了父权社会的一项工具,用于压迫女性。换一个时间线,如果当下世界是女权社会,会不会女性凝视变成了压迫男性的工具呢?我提出这个设想。当然我的观点也只是我目前的阅历和知识储备得出的观点,以后或许会变,但至少这一刻我是这么想的。
男性凝视中国化
男性凝视非常明显是一个很宏大的议题,但是我觉得需要明确一点,上文的男性凝视与简体中文互联网传播的男性凝视应该是两个东西。
男性凝视这个词在中国也被“中国化”了。
男性凝视在中国似乎变成了男性审美的代名词,被曲解,被误用了。就例如本文的来源Cyberpunk:Edgerunners中的Lucy被评价为媚男,这部剧集也被部分人类评价为男性凝视。
原因是什么呢,这位集美给出了答案:
这个讨论给了我一个思路,男性凝视这种观点国外比我们研究早得多,我们国内针对这个问题都讨论的「如火如荼」了,国外不是更得讨论的水深火热?况且这部剧集国外可是比国内火多了(国内根本没法过审)。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我委托我的朋友上外网看了看。
Twitter
只能查到这一条,还没啥关系
Reddit
没有查到相关的内容
YouTube
能搜到的就一个,还正好是昨天发的
大概就是这种说法把大伙都给逗乐了
IMDb
翻半天实在没找到,如有知者,不吝赐教
另一种男性凝视的曲解,更纯粹,就是一个男性,在公共场所看着一位女性,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只要被发现了,那么这也是中国化的男性凝视…就例如前几个月的南农图书馆事件。
女性写小作文叫做集美真敢说,男性写就是阴阳怪气、小肚鸡肠,我就不评价了…
还有一种,中国化的男性凝视几乎和「媚男」划上了等号,只要你是一位女性,你被男性的审美所欣赏,不好意思,你就是媚男。无论白瘦幼,还是身材很好的女性(对不起,我提到了身材很好这个词,所以我是在制造身材焦虑,所以我是在进行「男性凝视」对不起,我谢罪),都是媚男。
我想问,是否部分男性被女性的审美所欣赏,是否他们在中国大陆是属于「媚女」呢?
作品里面是否有女性角色?→否→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作品里面是否有女性角色?→是→女性角色是否好看→是→男性凝视、物化女性 作品里面是否有女性角色?→是→女性角色是否好看→否→丑化女性
很多网民举着男性凝视、男性压迫的大旗的同时,却没意识到,自己信仰的东西,早就和原本那个不一样了(请勿过度解读)。
要平权还是要特权
况且部分网民张口男性凝视,闭口男性压迫,目的真的是为了男女平权吗?不是为了女性特权抑或是自己特权?我觉得部分女性在高度宣扬性别歧视的同时,没有意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问题重要原因是部分女性前辈,利用舆论和同理心,获取了特权,导致了职场性别歧视的发生。部分女性获取了特权,损害了全体女性的权利,然而另一部分没有获取到特权的女性把矛头直指男性,声称这是男性凝视、男性压迫。她们不曾想到罪魁祸首其实是她们Girls Help Girls的好姐妹…但是如果给那些没有获取到特权的女性一个机会:让其他女性失去特权,而自己获得特权的话,我认为她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让自己获得特权,她们从来没有想要平权。
所以你说,标语式的口号好用不好用呢?一口一个性别歧视,一口一个男性凝视,就可以把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给简单化、符号化,无论什么话题,无论什么情况,不考虑时间、背景、经过,只要有男性,那就是男性凝视、男性压迫。实际上一个社会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男性和女性可以概括的。但是标语式口号的使用者们在乎吗?Ta们只需要情绪的宣泄,就像越南部分stupink,只要看到企业家,不用考虑他做了什么,直接安排:资本家、压迫工人、挂路灯、剥削。
我认为应该如何看待性别问题
后面随便写写,我的观点和看法只是基于我目前的阅历和知识储备。或许之后接触到更多的世界,我的看法也会变的吧。
对于性别问题,我已经麻了,基本可以下一个暴论,绝大多数正常男性看待问题都是从理性的层面去分析,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有时候太过“冷血”。绝大多数正常女性看待问题,更有人文关怀,但是也更容易被感性思维所共情,做出不太理性的考虑。不论对错,我觉得合理的促进男女平权的方式是双方共同商议,商讨出最佳的,理性感性都顾及的方案。
但是现在这情况,天天男女对立,在网上心平气和的交流都是问题,哪有这种可能呢。
男女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区别,感性理性都重要,我是唯物主义者,但是我可以设想,如果要论证世界上是否有造物主的话,男性女性的区别与互补应该就是最好的例证。
重点是什么
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合理的方式,其实是不可能被采用的,你像我上文写这么多,有什么用吗?
因为本质上,这是男女方为了权利而互相斗争吗?不是,这就是简单纯粹的互联网吵架,是情绪宣泄,是越南政府默许的,转移矛盾和视线的方式。他需要你们争出个是非对错吗?不需要,只要你们继续互相攻击,互相伤害就够了。封住河南村镇银行储户的嘴、封住莆田欧金中的嘴,封住骂美国生意,在美生活司马南的嘴,封住货拉拉司机的嘴,再拍个《底线》表示自己没有底线,为什么?
扯远了,但是我以后估计也不会再针对性别问题写文章了。被人利用,像是在《1984》里的「两分钟仇恨会」一样,把情绪宣泄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太无趣了吧。
分享一下罗翔老师曾经做过的一个视频内容:
在网络这个匿名的背景中呢,人内心深处的种种幽暗的情绪,都会被释放。人们会特别的习惯于好辩,会放纵自己好辩的天性,也会放纵自己无知的热情。我们都知道无知者无畏,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夜郎自大是无知者,好辩者的天性。人们经常会把观点的争论上升为语言的攻击,甚至把语言的攻击变成肉体的争斗。很多人经常会说:为什么网络喷子说话经常不讲逻辑?这个其实抓住问题的本质了,因为很多时候网络喷子是在吵架,吵架要讲逻辑吗?讲逻辑那叫论证,吵架时不用讲逻辑的。当您遇到一个网络喷子,当他不断地使用一些标语式的词汇,其实没有必要和他辩论的,因为你辩不赢的呀,你也不需要去辩。标语化的思维是最便捷的,因为标语化的思维是不需要思考的。一个标语化思维的人,他其实已经中毒了他被蛊惑了,他已经缺乏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不要和他们去论证,不要和他们去辩论。
参考资料
[1]
[9]
- 作者:Jimmy Huang
- 链接:https://huangjihao.com/Article_Cyber-To-Feminism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